深职新闻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正文
  • 分享

深职写意春天

发布:2017-01-09

    宁国公、荣国公出生入死,挣下一份家业。由于战争已经结束,进入“盛世”,期望像“天波府”一样,以“十三寡妇”的代价,维持繁荣已经不可能。“马背上”得来的家业,不能在马背上治理,为了使荣国府长治久安,总理“内廷”的贾母,从几个方面实施转型。

    一.现实:儿孙无望

    “转型”是一种理念,需要“人”去实施;“转型”是从一种气质蜕变为另一种气质,需要时间的打磨。要摘掉“武夫”的帽子,要想脱胎换骨,根本在科举。贾母有两个儿子贾赦和贾政,一个女儿贾敏。令人伤心的是,大儿子贾赦花天酒地,无心向学,小儿子贾政天资有限。

    于是,贾母将目光投向孙辈。贾琏?十足一个贾赦!贾珠?《红楼梦》没有讲贾珠是如何死的,但是,我们从贾兰身上,可以猜想这是块科举的料。可惜!贾环?不像!

    剩下唯一一个,宝玉?

    二. 运作:人才引进

    眼看着儿子如此不堪,贾母心急如焚,天公作美,一个出身不错的文弱书生林如海考取了探花。一场政治婚姻运作成功:林如海娶了贾敏,从此仕途高歌猛进;贾府有了个探花姑爷,从此门庭生辉。

    引进还在继续:皇商薛蟠。假如薛蟠是块料,他能娶夏金桂吗?迎春探春惜春,哪一个不是奇货可居,待价而沽?

    可惜,薛蟠不是那块料,只好放弃!

    全书只有在这一点上,贾政和贾母保持高度一致:譬如单聘仁,詹光这些所谓的文化人,之所以能在贾府骗吃骗喝,源于贾母对贾府进行转型的需要。至于刻意交结了诸如北静王之类的名流,则更加不计成本了。

    三.补阙:奇货可居

    在儿孙不争气,女儿命短的残酷现实面前,贾母不得不将目光投放在孙女、外孙女,甚至是侄孙女的身上。

    元春并非自己想去“那不得见人的去处”!元妃是贾府,贾母为实现转型的人才输出!

    贾母打牌的时候,连王熙凤手中的几吊钱都在乎,却可以让姑娘们坐着陪自己吃饭,让邢夫人、王夫人、凤姐站着伺候,实在是用心良苦!

    可惜,邢夫人不懂!她看不到迎春身上的价值!贾赦可以为了几把破扇子豪掷万金,却将迎春用五千两银子贱“卖”了。所谓“自作孽不可活”,这种败家子,贾母能跟他一起过日子?能把自己喜爱的丫鬟鸳鸯赏给他?

    还有,惜春乃宁府中人,无文无诗,不及湘云远甚!为何贾母接惜春亲自供养,而致湘云不顾?盖因湘云有婚约而惜春闺中待聘也!

    明知宝玉与黛玉情投意合,两人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,迟迟不作这门亲事的原因,是想利用宝玉这棵梧桐树,招引金凤凰;想用黛玉这只金凤凰去攀一棵梧桐树!

    四.隐痛:牝鸡司晨

    史家有种说法:康熙皇帝之所以叫雍正继承大统,是看重雍正的儿子乾隆;政治学有一种现象,叫做“过渡政府”。许多人在读《红楼梦》的时候,对于宝玉怕贾政,宝玉挨打颇不理解。

    其实,道理很简单:贾政知道自己没能科举出仕,令母亲失望,宝珠早夭,亟需宝玉为自己正名!那是一种竭斯底里的望子成龙情结!

    贾母呢?她非常清楚,宝玉不是那块料!宝珠已经被贾政“逼死”了,宝玉是唯一的希望!只要宝玉健健康康,给贾府传宗接代,贾府就有希望!

    于是,她要把宝玉放在自己身边看管照顾。宝玉要跟女孩子混,就给他配置最好的姑娘!有性爱启蒙老师袭人,有调情煽情高手晴雯——只要是宝玉的孩子,就是自己的曾孙,就是贾府的主子!

    宝玉如果不想上学,就让他在家里呆着。

    贾母已经对儿孙彻底失望。她在宝玉身上看到的,是人丁,而不是功名!

    所以,当贾政打宝玉的时候,贾母以死要挟!

    贾母默默操持,无奈儿孙不俏,女儿贾敏,孙女元春英年早逝,痛失臂膀。所谓天欲亡我也!

相关新闻
读取内容中,请等待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