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,微信朋友圈里疯传了一组照片,大约是一个正常人喝下三杯酒后的不同状态。于是喝酒后的状态被如此真实地呈现了出来。看着这些精彩的照片,我也忍不住笑了:是的,与第一张略显疲惫的酒前照比起来,三杯酒后每个人的眼睛都自带柔光,残酷的世界也变得温情和愉快了许多。正如始作俑者,来自巴西的摄影师Marcos Albert理解的那样“the first glass of wine is all about the food, the second glass is about love, and the third glass is about mayhem”(一杯随饭下,两杯爱绪浓,三杯意癫狂)。
酒真是一种神奇的饮料,喝酒真是一种奇妙的感觉,就像朋友总问我,葡萄酒是不是真的养生?葡萄酒听说对预防老年痴呆有作用?葡萄酒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健康饮料?......我会回答,您问的都对,只是我觉得,喝葡萄酒最重要的不是追求养生,而是获取愉悦,是享受到它带给我们的快乐,是体会舌尖带着你穿越到那片有历史的土地,有故事的酒堡驰骋的自由!
于是,要把葡萄酒喝愉悦了,先得会选。选好并不意味着认品牌,中国大概有两三百个葡萄酒品牌,而葡萄酒大国法国有十几万个品牌,我们普通人哪记得住那么多。所以选酒,一看吃什么菜,二考虑在什么环境下喝,三是看具体的葡萄酒产地。
做为佐餐酒的葡萄酒与食物搭配好了真是妙不可言。食物更好吃,酒也施展得淋漓尽致。考虑什么酒配什么菜时,有三个因素,且他们的重要性依次是这样的:首先,食物的浓淡——轻口味配轻口味,重口味配重口味,这样酒和菜之间的味道才不会互相压制。所以,“白肉配白酒,红肉配红酒”也就是海鲜等清淡的菜配白葡萄酒,牛肉等浓郁的菜配红葡萄酒,在大部分时候都是适用的。其次,食物的酸甜酸咸肥——这里涉及味觉之间的相生相克,比如食物的咸可以通过酒的酸来减缓,辣可以通过酒的甜来抑制,肉的肥腻可以通过酒的涩感来克制。再次,食物的风味——有时匹配风味会更好,比如辛香的酒配辛香的食物,有时又要通过对比来凸显风味会更好,比如花香的酒配有腥味的海鲜。
考虑环境是指,我今天是吃晚餐的时候喝,你觉得建议我应该开什么样的酒?或者我下午想接待一个朋友,我又没有菜,你给我建议一瓶什么样的酒?不用菜就可以这样喝,或者大家很愉悦的,我们已经吃了晚饭了又回到客厅里了,这个时候我们喝一点什么东西?这是环境因素。
最重要的因素还是葡萄酒产地。一方水土养一方葡萄酿一方酒。比如波尔多有57个产地。有的地方的酒,出了名的就是单宁比较丰富,酒体比较刚硬,喝起来很有劲。有些地方就很柔和,比如圣埃米利永(Saint-Emilion)是出了名的酒比较柔和,因为它是梅洛做的,它的单宁不是很重,喝起来很柔顺,有人说很女性化,这就是产地名告诉你的!如果是葡萄酒爱好者,将主要的产地和产地的特点记住,就知道选什么酒了。
好了,先写这么多,诗酒趁年华,一起喝上两杯吧,下次带您品酒。